海逸公司致力于工业固体废弃料的综合利用。


走在新时代科技创新的路上 赤泥规模化路用技术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8-06-27 | 浏览次数:50
——记国道G309赤泥基层试验示范工程实施
 
赤泥作为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全国累计堆存量已超过5亿吨。仅山东省的赤泥堆存量就接近3.0亿吨,占地超过3万亩,每年新增赤泥排放量4500万吨以上。赤泥的综合利用率不足1%。因此,如何对赤泥进行减量化利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在公路等工程建设中规模化消纳利用赤泥是解决目前赤泥大量堆存的最佳途径之一。
 
 

山东赤泥堆场
 
由于赤泥自身物理力学特性、颗粒组成、化学成分的特殊性,决定了赤泥将赤泥替代水泥稳定碎石应用于路面基层材料技术难度极大。因此,为进一步推动赤泥路用技术发展,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联合山东海逸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泰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在前期科技攻关的基础上,实施了改性固化赤泥在国道G309青兰线主线路面基层工程中的试验示范应用。
 

摊铺机施工改性赤泥底基层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1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以及设计文件《G309青兰线张店区天乙至周村区高淄路口段改建工程》,此次赤泥基层试验段桩号为K454+185~K454+350、宽17.3m、厚度为20cm+18cm改性赤泥基层。赤泥分别来自魏桥铝电和中铝山东分公司堆场的拜耳法赤泥。采用HEIN赤泥处理技术厂拌法分层填筑施工。




现场赤泥基层取芯
 
根据对改性固化赤泥基层材料的室内力学试验、浸出污染性分析以及现场赤泥基层取芯、动态弹性模量试验、DCP综合动力触探、顶面FWD弯沉检测以及环境污染性检测监测评估表明:改性赤泥基层的路用指标和污染性控制指标完全满足设计与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且力学指标优于原水泥稳定碎石的设计指标要求,表面未出现任何收缩裂缝。改性赤泥底基层的实施效果优良,各项路用指标良好,赤泥基层未对周围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污染物监测设备埋设


现场基层动态模量检测


现场基层顶面弯沉检测
 
国道G309青兰线是淄博市“十三五”国省干线公路网中规划“两环两连七纵十二横“干线公路网中的“横五”线,为双向四、六车道一级公路。此次将赤泥替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成功应用于国道主线建设,是继改性赤泥作为路基材料用于公路工程后,赤泥路用技术上另一个突破性的科技进步,不仅为解决赤泥大量堆存带来福音,也为我国绿色公路建设迎来新的起点。使赤泥规模化路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大规模消耗赤泥的世界前沿技术。
 
该技术的成功实施为赤泥的无害化、规模化利用提供更有效途径,能有效解决赤泥大量堆存带来的环保、安全隐患,节约工程建设费用的同时有效解决铝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氧化铝产业健康绿色发展。另外该技术的成功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不仅可以引领全国甚至全世界赤泥路用技术、助推我省交通运输绿色发展,也为实现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赤泥的整体利用
 下一篇:没有了